網貸之家訊 《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接近半年,網貸行業發生巨大變化。數據方面,行業累計交易額屢創歷史新高,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逾千家;監管方面,經偵屢屢主動出擊偵查,欲還網貸行業健康安全的投資環境;平臺方面,大平臺向一站式理財方面轉型,欲抹掉“P2P”的標簽,小平臺則著手細分市場……
網貸變局之下,行業未來走向如何?有業內預言,網貸倒閉潮一定會來,未來將有90%以上的P2P會倒掉;亦有業內表示,未來確實有很多問題平臺出局,但是也會引發一場入股、收購等行業整合潮。
監管從嚴加速洗牌 誰將出局?
12月16日,人民銀行聯合發改委、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扶貧辦七部門召開全國金融助推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會議中表示,要規范民間融資,加大力度打擊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業務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和金融穩定。
另據相關媒體報道,銀監會牽頭制定的P2P管理辦法已成型,在本月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并將于明年年中落地,同時設有18個月左右的過渡期。監管從嚴下,誰將出局?
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坦言,正式監管后對于P2P網貸平臺的合規性要求將提高,在準入門檻方面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監管的出臺將一定程度上加速行業的洗牌,優勝劣汰下,未來不能符合監管要求的、業務違規的、實力薄弱的平臺將會出局。”她補充道。
“個人判斷,90%的網貸平臺都會垮掉或非虛言,尤其是那些利息高、流動性又好(隨時可以贖回)、看起來規模還非常大的平臺,投資者得非常當心。”道口貸CEO羅川則坦言。
在羅川看來,絕大多數的網貸平臺是民間小額貸款公司的升級版,主要利用互聯網獲取投資客戶,而在資產端的開發與風控創新并不多,融資者的借款成本在30%以上,根據“逆向選擇”原理,高息亦對應更高信用風險。在中國經濟發展整體放緩下,正常經營企業較難產生足夠利潤來支持如此高借款利息,這就從制度上造成了網貸行業較高的信用風險。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大多平臺通過各種方式向投資人明示或者暗示剛性對付,而這種剛性兌付的預期使平臺的風險不能釋放,不斷累計,終會出現崩潰。“網貸作為高杠桿服務,短期內業務爆發式增長,往往也伴隨風險的快速積累,絕不存在‘大而不能倒’的僥幸。”他強調道。
行業前景巨大 網貸變形記火熱開演
行業監管是為了網貸行業更好的發展,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就曾坦言:“P2P未來市場是非常巨大,即使這幾年已然飛速發展,但是發展成果在整個行業格局中也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未來可開拓的領域非常多。”
據網貸之家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到11月份,我國網貸行業累計總成交量,已經達到12314.73億元,投資人數達到了300.62萬人,與第一個萬億相比實現下一個萬億或許并不需要太久時間。行業巨大發展前景下,如何應對網貸變局之勢?
周治翰表示,未來平臺的生存方式有兩個方向,首先是趨向分工專業化,各種細分領域的平臺將嶄露頭角,提供更加深度的服務。未來,少量企業會做綜合性服務平臺,大量企業將專注于垂直細分領域;其次,共享金融模式將逐漸發展起來,各種業態、各種模式都有合作的可能性,P2P平臺將與不同種類的金融機構合作,只要做好風控、加強管理能力,任何創新的模式都可能會出現。
張葉霞亦認為:“實力較為強勁的平臺有往一站式理財平臺發展趨勢,更多的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形成共贏。而中小平臺則更多的抱團取暖。”
“各地做不大的小平臺有并購價值。P2P平臺往一站式理財平臺發展轉型需求綜合考慮平臺的戰略定位和發展階段,并不是一味求轉型。轉型前平臺需要擁有自身核心競爭力及流量優勢,不然轉型后仍會陷入白熱化、同質化競爭浪潮。并且垂直化、小而美的細分P2P平臺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張葉霞補充道。
誠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網貸人才腦洞大開下,P2P未來或有更多的“意想不到”,正如e路同心COO閆梓而言:“行業發展正走在光明大道之上。無論未來如何,P2P平臺能分一杯羹的前提是合規性發展。”
新聞 / News
我們了解大中小型企業的生意模式,需求,我們倡導讓客戶感知產品的應用體驗價值,而不僅是產品的功能